青年服务国家|西北研究院社会实践团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开展生态协同调查

       为引领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我校组织学生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赴祖国各地,结合当地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知行结合的实践课堂中贡献青年力量、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报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实践风采吧!

        祁连山国家公园社会实践调查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极其重要的冰川分布区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生态建设的重要区域。

        以实践为路径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服务保障中心的指导下,西北研究院研究生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0日-8月14日,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门源县、祁连县、天峻县和德令哈市开展了无人机航拍-地面协同调查工作,聚焦祁连山高寒草地,构建 “空-地” 一体化监测体系,有效监测高原鼠兔种群密度、植被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数据。

 

        以数据为支撑

        实践团队共设置无人机航拍固定监测样地223个,飞行200余次,GRID航线飞行218次,BELT航线飞行229次,共获取航拍照片7000余张,在样地尺度分析高原鼠兔洞口信息。在40个无人机航拍固定监测样地,设置地面样线17条,布设样方234个,开展地面植被群落物种和地上生物量调查,并测量植被高度,进行地面植被群落物种、地上生物量调查,植被高度、植株密度等测试分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调研为祁连山草地生物多样性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综合监管决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