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们未来的五年”之航空航天产业专场

嘉宾们参与讨论

嘉宾们合影留念

 

12月16日下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关村教学楼S201不时传来阵阵掌声。研究生院“十二五”研究生青年发展系列活动之“航空航天产业专场”主题论坛热烈举行。本次邀请到的嘉宾是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项目管理和系统专家、原国家航天局副局长郭宝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季。论坛在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泉林的致辞中拉开了序幕。
 
此次活动的宗旨是从政策规划、行业趋势、技术战略多角度出发,探寻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轨迹,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科学院广大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解读“十二五”,指导他们掌握学科和行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他们制定自己的长期科研计划和自身职业规划。
 
论坛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五十余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下一步规划;航空航天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和进一步深化面临的问题;航空航天科技及产业的发展对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影响;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内寻求创新与发展。
 
戚发轫作“中国航天事业与产业带来的社会变革”的报告。他从自己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工作经历出发,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起步、发展、跨越的各个阶段,并分析了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成就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我国航天55年的历程中,以钱学森、戚发轫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为中国创造了三种能力——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随后,吴季作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技发展规划”的主题报告,他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我国已经制定的空间站计划、登月计划、夸父计划等。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戚发轫、郭宝柱、吴季一起就同学们的问题展开讨论。戚发轫真诚、朴实的长者之风令现场同学颇为感动;郭宝柱则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主战场,并以实现中国人百年以来的强国之梦与大家共勉;吴季与同学分享了他每天都在实践的温总理的寄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在热烈的掌声中,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嘉宾介绍:
戚发轫:中国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原神舟飞船总设计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中的技术科学奖。
 
郭宝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项目管理和系统专家,原国家航天局副局长。中国航天人中一位博采众长、深入研究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的尖兵。特别是质量问题在技术上归零的“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标准,以及质量问题在管理上归零的“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五条标准,一直沿用至今。担任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期间,主持起草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明确宣示新形势下中国航天活动的现状以及近期和长远发展的策略和规划,对外宣传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策略。

吴季: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国防科工局科技委成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1年任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卫星有效载荷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和总指挥。2004年任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总指挥并获五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者奖。2005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科学实验卫星,负责有效载荷的研制,并任“萤火一号”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