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专项|“探索煤矸石绿色利用,共绘生态修复新篇章”——国科大资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为引领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我校深入开展2024年社会调查项目。学生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赴祖国各地,结合当地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知行结合的实践课堂中贡献青年力量、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特推出“社会调查专项”专栏报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实践风采吧! 

 

       生态文明重实践,青春聚力正当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1月8日-7月12日,资源与环境学院无废城市建设——矿山煤矸石绿色利用及生态修复社会实践队前往北京优生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优生基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及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调研。      

                                               

                                                                            科技引领,绿色转型新突破

        

       1月8日,实践首站,团队抵达北京优生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温焕君工程师进行了深入交流。温工程师详细介绍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前沿技术和公司取得的显著成就,通过微生物技术将煤矸石这一传统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人工土壤资源,展现了科技创新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无限可能。不仅了解了煤矸石转化为人工土壤的全过程,还与公司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刘桂莹同学介绍了实践的背景与愿景,表达了对优生基技术的高度认可及合作期待,希望双方能携手共进,推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广泛应用。

                                                 企业及团队代表进行公司、技术及实践情况交流和土壤样品展示

 

                                                                          红色传承,砥砺前行新动力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7月9日至10日,团队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东胜区烈士陵园、鄂尔多斯博物馆、准格尔旗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及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精神学习,通过参观,团队成员们学习了历史,实地感受了先辈的崇高品质与坚定信念,更激发了团员们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感悟革命精神,坚定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和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决心。

                                                                              革命烈士纪念塔

                                                                实践团队参观博物馆及红色教育基地

 

                                                                          实地调研,科技创新显成效

 

        7月10日至7月11日,实践的高潮部分,团队前往内蒙古优生基人工土壤技术改良重度盐碱地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煤矸石加工工艺如何创造出保水透气的人工种植土,以及改良后的盐碱地在玉米、向日葵等作物种植上的显著成效。通过采土、观察作物长势及与村民交流,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及面临的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推广成熟技术、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等建议,力求为盐碱地可持续利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实践团队于人工土壤技术改良重度盐碱地示范基地合影,并于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交谈

 

       通过社会调查专项项目,实践团成员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长见识增才干,见证了优生基人工土壤技术改良盐碱地的成效,提升产量与质量,亦直面技术推广难题。成员们立志加强研发,优化策略,助力盐碱地可持续利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投身绿色科技实践,以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为基,书写循环经济新篇章,激发环保热情,共筑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