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特别奖专题报道丨刘小云—科研育己长征路,己教育人进行时

-编 者 按-

     “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以下简称“院长特别奖”)是中国科学院对在学研究生的最高奖励。获此殊荣的研究生应学业优异,在学期间取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或在理论上有较重要的创新和发展,或在技术上有较大的突破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在其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共评选出院长特别奖80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籍的研究生60名。本专栏,请跟随小编一起解读院长特别奖获得者的“科研秘籍”吧。

一、个人简介

     刘小云,2023年度院长特别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3年6月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助理研究员。硕博期间师从郑明辉研究员和刘国瑞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由基生成机制。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3篇发表在环境领域顶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曾获北京市及国科大优秀毕业生、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生态环境中心研究生奖学金特别奖、国科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二、科研介绍

     1、经

     在研究生生涯开始前,刘小云也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心,她的导师郑明辉老师则巧妙地用“概率论”为她建立了基础自信。郑老师说,从课题组往年经验来看,学生基本都能取得优秀的毕业成绩,要对课题组和自己都有信心。基于此,也怀着对科研的极大热情,刘小云投入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成的自由基机制”这个门槛高、难以突破的研究课题。课题中,固相体系中持久性自由基的结构甄别的技术难点是阻碍该方向进展的瓶颈,面临着仪器技术和识别方法上的双重困境,刘小云在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技能储备的同时积极探索,不断思考,同时也在课题组刘国瑞老师、杨莉莉老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支持下,结合实验信息和理论计算模拟的手段建立了识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后续自由基机理的研究中,最终在该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

     2、成

     硕博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影响因子累计56.7,合作论文十余篇。

     在科研过程中,刘小云秉持先树立目标后行动的作风。确定“我想拿多少年的时间来做科研”,“我想做出什么成果”的具体目标,或是根据硕博阶段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有困难就解决困难,有知识漏洞就补上,不逃避,不放弃,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沉得住气。她也会有迷茫的时候,这个时候她也会停下来,想想自己的科研初心,再次前进。总结自己的科研经验,刘小云借用罗翔老师的话说:“躺平有时,奋斗有时。”

三、课余生活

     在课余生活中,刘小云既喜欢与他人社交,又享受独处时的放松。她认为朋友聚餐聊天等良性社交是爱人与被爱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调节科研苦与甜;而独处可以享受心灵的宁静,闲暇时她也喜欢一个人去中国美术馆看展,或去颐和园走一圈,或在宿舍看书,学吉他。毕业前她也发展了另一门爱好——健身,不仅可以改善体态,还能获得充足的精力,头脑更加清醒。

四、未来工作展望

     刘小云在2023年6月博士毕业后,完成了从学生向助理研究员的身份转变。谈及进入工作的感受,她说作为刚步入工作的“社会人”,当前的状态并不轻松,也会间歇性崩溃,但总体而言是幸福的。“科研我所欲也,育人亦我所欲也,两者得兼,快哉快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当代人的历史使命感也是刘小云科研教学之路的充足动力来源,未来她也将继续筑梦科研,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