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引领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我校组织学生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赴祖国各地,结合当地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知行结合的实践课堂中贡献青年力量、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报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实践风采吧!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实践团走进陕西凤县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开展实地调研,深入挖掘航天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并为工业遗产活化与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航天工业的重要遗存,不仅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辉煌历程,也是凤县推动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实践队以“挖掘航天精神、探索发展路径”为主线通过沉浸式参观、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方式,全面考察文化区的建设现状与发展需求。
在航天精神展馆内,队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实物、图片资料等学习红光沟在三线建设时期的航天发展史,重温“厕所实验室”等传奇故事。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老一辈航天人在艰苦条件下攻坚克难的伟大精神。随后,实践队与文化区工作人员展开交流,围绕航天精神传播、文旅产品创新等话题,详细了解文化区在运营管理、科普教育及社区协同中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为掌握一手数据,实践队还面向游客和周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重点收集他们对航天精神认知、文旅体验满意度和本地参与意愿等方面的意见,分析航天精神认知接受度与传播融入情况,评估其对地方文化软实力提升及城市形象塑造等作用。此外,实践队还跟踪文创项目运营数据,量化“促就业、带产业、推地方经济增长”效应。
本次实践最终结合调研及访谈数据,梳理出航天精神传播单一等问题。提出研学路线、IP文创等多项建议,完成相关优化报告,已提交给文化区管理方为其制定发展策略,提供调研数据支撑与实操性决策参考。
实践队队员一致表示,此次红光沟之行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航天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土地、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力量。实践队将持续深化调研结果,跟踪文化区文旅融合、遗产活化进展,助力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更好实现保护、传承、利用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