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引领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我校组织学生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赴祖国各地,结合当地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知行结合的实践课堂中贡献青年力量、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报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实践风采吧!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社会实践团近日完成在安徽省宣城市的阶段性实地考察,深入宣州、郎溪、绩溪、宁国、广德等区县,走访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系统梳理基层对人才的核心需求,为撰写《大学生基层服务建议白皮书》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是高校学子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7月下旬,项目组在宣州区启动调研,走访了佳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孙之龙家庭农场等代表性农业企业。这些企业致力于生态农业与三产融合,是宣城"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缩影,其发展路径与国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中产业升级的要求高度契合。
团队还调研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细致考察其在物种保护、科研科普方面的人才需求,为乡村生态保护寻求人才支持方案。


7月24日起,团队转赴郎溪县,走访了万果果树种植园和县农业农村局。通过与不同年龄段公务员的交流,项目组精准把握了基层公务人员的工作诉求与职业发展痛点,并专项补充了调研内容,研究成果有望为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


在绩溪县,项目组调研了马道悠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袁稻农业产业科技有限公司,重点考察了从菊花种植加工到水稻产业化的特色发展模式。
在宁国市,团队则聚焦经济开发区碳达峰试点园区,深入解析绿色园区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点。项目组还重返已连续调研三年的广德市邱村镇,通过纵向对比,为观察乡村产业的演进与升级提供了宝贵视角。

8月至9月,项目进入深化研究阶段。团队系统梳理访谈资料,凝练出基层发展的优势与关键问题。9月开学后,项目组面向高校师生发放线上问卷,旨在桥接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意愿与现实的职业规划,为白皮书的撰写提供双向视角。
目前,项目已顺利完成实地调研,初步构建关于基层对大学生能力需求的认知框架,团队正结合问卷数据撰写《大学生基层服务建议白皮书》,本项目不仅为大学生洞察基层开辟了窗口,也为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依据,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投身乡村热土、助力全面振兴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