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校青年骨干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突出的能力素质的青马工程学员,校团委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2026年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班第一课于11月2日在中关村校区举办。本次青马工程培训班共有来自97个培养单位的105名学员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德鹏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学习党的理论、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开展实践 做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报告。
课上,金校长主要围绕“什么是青马工程” “为什么要开展青马工程” “青马工程学员应当怎么做”来展开讲述。
金校长强调,青年学子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找到真问题,再回到实践中真解决问题。他特别指出,当前我国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难题,这既是挑战,更是广大青年的使命机遇,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科技创新领域,在重大科研项目中积累经验、锤炼本领。同时,金校长号召全体同学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需求,勇担时代使命。
学员心得感悟
付德政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第一课中讲到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树立家国情怀,勇于担当时代重任。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的科学家精神,勇于创新,在科研中攻坚克难,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朱宝仪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要读经典、明真理,也要重实践、解真问题。今后我也将把这份体悟转化为行动,在钻研专业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心理服务实践,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实践中书写青春答卷。
舒译苇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今天聆听了金校长的课程,深受启发,尤其对“我们需要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要求感触良多。作为空天领域的研究生,我们不应囿于实验室。联想起研究所定期举办的航天科普开放日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面向公众讲解航天知识,不仅是将高深学问回馈社会、播种科学梦想的责任所在,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孙慧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实践”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思考。“从实践中来”意味着真正的能力提升源于躬身实践。在日常服务同学、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摒弃僵化思路,学会倾听需求、灵活变通。“到实践中去”则意味着让责任落地生根。将实践中总结的方法运用到后续工作,既提升了效率,也让服务更贴合同学需求。
芮定海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金校长的精彩授课,让我深刻体悟青马工程的红色基因与时代召唤。作为集成电路光刻机领域的博士生,我深知“十五五”将高端装备列为突破重点,极紫外光刻机仍被“卡脖子”。我将把课堂汲取的信仰力量转化为具体的攻坚行动,勇闯“无人区”,把论文写进光刻装备上,用青春点亮未来。
武祎凡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我第一次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本原理,应该是考研的时候。从那时起我就非常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和框架,并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两年之后的今天,又重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有熟悉的感觉,又有新的理解的体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联系、矛盾和发展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更加坚定。
翟凯琪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加青马工程的培训,我深刻体会到其培养优秀政治骨干的初心,也明白研读《共产党宣言》《矛盾论》等著作,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性,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民族走在前列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深意——理论清醒是保持方向的关键。未来,我会拒绝“优势陷阱”,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大局,扎根实践,传播真理,在服务国家中实现价值。
宋佳雯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青年的成长坐标,本就该锚定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青马学员,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筑牢信仰根基,用红色精神校准方向;更要以专业学习对接科技突围的现实课题,把“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